Search this site
Embedded Files
  • 主頁
  • 脈絡
    • 核心價值
    • 榮譽獎項
  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論述
    • 當代議題
    • 理論建構
    • 城市分析
    • 文化再現
  • 實踐
    • 台中
    • 新竹
    • 台南
    • 台北
  • 聯絡
 
  • 主頁
  • 脈絡
    • 核心價值
    • 榮譽獎項
    • 團隊介紹
  • 論述
    • 當代議題
    • 理論建構
    • 城市分析
    • 文化再現
  • 實踐
    • 台中
    • 新竹
    • 台南
    • 台北
  • 聯絡
  • More
    • 主頁
    • 脈絡
      • 核心價值
      • 榮譽獎項
      • 團隊介紹
    • 論述
      • 當代議題
      • 理論建構
      • 城市分析
      • 文化再現
    • 實踐
      • 台中
      • 新竹
      • 台南
      • 台北
    • 聯絡

台中城市性的歷史書寫:

邁向永續世界之城!?

世界之城

時序2021年,台中城市又邁一步向「世界之城」前進。曾經在2000年,921大地震之後,以「文化、經濟、國際城」之名,重建城市;並以中科之名,探國際海洋深淺,尋全球角色位置。而今,2021年,竹科、中科、南科已是全球科技鏈城市群;而且,台中城市就正位於高鐵走廊的中心,台灣西海岸一日生活圈的中心。更曾以大台中123(一條山手線,兩個空海港,三大副都心)之城市空間再結構,迎向全球競爭。一個新興的巨型城市在台灣西岸都會區域中已然浮現。迎來的更是新一輪的世界變局:一帶一路及中美貿易爭霸戰……


城市性

再一次,回望百年之城的歷史吧!帶著逼近真實的凝視,從雲霧、煙硝、石塊、磚瓦中,反身看見無言的「史書」──城市建築,於是台中城市性Citiness的「關鍵報告」,一種獨特的城市「秘語」「關鍵詞」,一一被揭露……

於是,隨著資本版圖方向的轉移,交通航道的逾越,無邊際的網路流竄,又將因渴望而有了新願景。遂自我定位而出:「亞太空運樞紐」、「產業4.0聯盟」、「科技智慧城」,既是「創意城市」也是「生活首都」,還有一種「島外競爭」的港市合一,成為巨型城市競爭的最佳舞台。但,兩岸對話的空間與權力卻又一再地缺席了。這又是一種完美的想像被真實的斷裂取代?台中城市性的歷史書寫,自此,需要兼容並蓄的新思維,即:越界的想像與社會行動。


現代性,殖民現代性

起緣:15世紀,在西歐文藝復興時期,神的位置被人取代。在天地之間,人的「位置」因經濟資本及隨著海洋掠奪而偉大;人神不分,聖性消凝,無堅不摧,是謂「創造性的摧毀(Creative destruction)」。人從屬了資本,讓身體被帝國擴大,也被古典馴化,城市建築因此物化,從此本有文化及神聖性漸次淪喪……

過程:台中城市的百年歷史,就是世界資本流動、擴張的空間版本。無論儒家宗祠、廟堂,日本帝帽神舍,還是現代柯比意的人體比例、居住機器之電力屋;更遑論美式圖騰,北歐品味都只是華美、幸福的巨大幻影。是「個體」對現實社會存在條件的想像關係,也是「真實主體性」的幻覺。人的神聖性在擺弄中失落了,遠大的自由想像,只能在莊子所寓言的巨鵬陰影下,如麻雀吱吱喳喳般地日復一日地興嘆……


重返烏托邦?

人能善良地、平凡地、快樂地、無憂地存在城市嗎?這些描述就在佛家西方、基督天堂,在老子的小國寡民,以至在反思城市的桃花源記中,是人類集體鄉愁的烏托邦原鄉。但,也可能淪為人失去創造行動力後通俗化的原鄉。全球化後;快樂的、幸福的城市會來臨嗎?這問題似乎像是在問明天還會不會活著呼吸般地坦然,又像是對資本城市空間的危機充滿了擔心憂鬱。


幸福的城市與建築

「幸福感」來自不同人生社會階段的匱乏,十全十美的城市建築何在?更好的城市建築何得?也許就在鞏固自己性格當中最崇高的部分的時候,才會顯現。城市與建築像是來自「理想世界」的侍衛;我們的「理想」如今圍繞在民主、平等、科學的社會信念中。然而我們卻又面對著諸多「價值」的對陣、取捨之中:

商業價值/生活價值,交換價值/使用價值,文化依賴/文化共創,威權/自由,傳統/現代,階級/平等,父權/兩性,耗能/節能,階級/平等,威權/自主……以上等等,巨大的張力網中。何以超越?有沒有可能以「歷史計畫」的行動,重建社會關係,即文化、政治、經濟的新社會關係;以邁向台中市民「有深切而強烈認同感」的永續幸福之城?


永續之城

永續之城三要素,如喬爾克特金(Joel. Kotkin)之:神聖之地、經濟繁榮之地、政治安全之地。尤其最重要的是,城市擁有神聖的價值。因為有這種價值,城市居民才會凝聚強烈的認同感,也才會起蔽興衰,生機盎然,持續不墜。

也許,台中的城市高級化了,台中七期或十一期已是台商、投資客的菁英聚落;城市的確需要富人再投資,以保經濟繁榮。而大肚山新生地是科技新貴朝向海洋凝視的最佳位置。這是科技網絡世界級重地;同時保有政治安全、經濟繁榮的雙重意涵。但是,仍有更多關於「人」的社會意涵必須被建構。這裡也會是創意人的「創意城」,城市菁英的「海洋城」,外就業、服務的「全球村」,人數將會逐漸擴大膨脹。所以,一個與居民息息相關卻最被忽略與邊緣化的議題必須被提出來──在城市居住的「遠古神聖與認同的價值」應該被歷史所行動與創造的時候了。而隱藏、內化在裡頭的正是期待已久的:一個自主、自信、共享的多元文化包容的城市社會。真要譜出多元文化認同並與世界生息相關的永續之城完整曲,又再需要提出一個跨文化的社會思想變遷論述:由「思想」衝突轉化成「詩想」。

延伸閱讀:由「思想」衝突轉化成「詩想」

Mail : info@archimandesign.com Tel : (04) 23293698

Copyright © 2022 Archiman Desig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
Report abuse
Page details
Page updated
Report abuse